1994年,国家决定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,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被剥离,成立了中国移动。
30年过去了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:
当年被拆分出来的中国移动,反而成了行业霸主,用户规模、营收、利润全面碾压中国电信,甚至还反过来“收购”了昔日大哥的部分业务。
为什么?为什么老大却输给了“小弟”?
一,论起“出身”,中国电信才是正统大哥
在90年代,中国电信是统治全国的巨无霸,包含固话、长途、数据通信,甚至连寻呼台(BP机)和早期的移动电话业务都是它的。
换句话说,当年的中国电信,就是整个中国的通信业。
但问题是,独大之后,效率低、机制僵化、创新不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国家意识到,不能让一家独大,必须拆分。
1994年,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,专注于移动通信业务。
表面上看,这像是扶持一个新的“小弟”来打破垄断,但谁能想到,30年后,这个“小弟”竟然反过来把大哥按在地上摩擦?
二,中国移动为什么能翻身做大哥?
1. 赶上了移动通信的黄金时代
拆分后,全球进入移动通信大发展时期,从2G、3G、4G到5G,每一次技术升级,都是中国移动的机会。
尤其是2G、3G时代,短信、彩铃、移动互联网爆发,中国移动几乎是躺着赚钱。
2000年,中国移动营收不到400亿元,2023年,营收接近1万亿!
中国移动的成长路径,和当年的腾讯、阿里很像,都是在风口里飞起来的。
2. 体制机制更灵活
虽然中国移动也是国企,但相比中国电信,它的管理更市场化,决策更高效。
中国移动的省公司,拥有更大的自主权,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快速调整策略,而中国电信长期以来,很多决策都要层层汇报,效率低下。
一个决策,中国移动可能3天就能拍板,中国电信可能要拖3个月。
3. 品牌营销更狠
全球通、神州行、动感地带!
这三大品牌,几乎覆盖了所有用户群体,从老年人到年轻人,都有精准产品。
2000年代,谁的裤兜里没一张动感地带的SIM卡?
反观中国电信,直到2008年才获得移动牌照,起步就比中国移动晚了10年,等它开始做移动业务,市场已经被中国移动占满了。
三,为什么中国电信翻身难?
1. 历史包袱太重
中国电信的主业是固话,但你还记得上一次用固话是什么时候吗?
这个业务早就进入下坡路,但大量的固话网络资产、人员编制,都是历史遗留问题。
中国移动只做移动通信,包袱小、轻装上阵,而中国电信要背着几十年的固网业务,转型难度可想而知。
2. 失去了最好的成长窗口
中国移动在2G、3G时代赚得盆满钵满,完全靠自己滚雪球做大,但中国电信直到2008年才拿到移动牌照,错过了最赚钱的时代。
等它进入移动市场,4G已经普及,中国移动的用户早已养成习惯,要挖走就更难了。
3. 文化基因不同
中国移动从一开始就是竞争环境下成长的公司,而中国电信长期以来更像是“老国企”,做大项目可以,但在市场竞争里总是慢半拍。
一个例子:
4G时代,中国移动大力推“流量不清零”,中国电信直到一年后才跟进。
5G时代,中国移动又是第一个推出“5G+”概念,中国电信的宣传总是慢半拍。
四,未来,中国电信还有机会吗?
1. 5G和云计算,可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
中国电信的5G用户增长很快,已经接近中国移动。
同时,它在云计算、政企市场上发力,这些都是未来的新增长点。
2. 但品牌、用户习惯已经固化,翻身难度很大
你换手机号的频率高吗?
大部分人,一张SIM卡可能用10年,甚至20年。
中国移动的用户基数太大,只要不犯大错,地位就很稳固。
中国电信想要真正翻身,可能要等到6G时代,甚至7G时代,才有真正的变局。
中国移动的成功,是时代的选择,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。
但中国电信的落后,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。
在5G、云计算、数据中心这些新业务上,中国电信其实已经和中国移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只不过,想要真正逆袭,还需要时间。
风口来了,能不能飞起来,还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财盛证券-正规配资公司排名-股票金融配资-炒股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