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世界,有时候真比不上一个三流编剧敢写。
你瞅瞅,这头,加沙的天空被一根廉价火箭弹划开一道口子,像极了过年剩下没放完的呲花,拖着一股子不甘心的劲儿,“咣”一下,就把以色列一辆“梅卡瓦”坦克给点了。
哈马斯的人估计能把这段视频盘出包浆,配上雄壮的BGM,循环播放一整年:看,咱干掉了一个以色列大官!
这是绝境里,为数不多能拿出来说道说道的“战绩”。
镜头一转,几千公里外,浪漫之都巴黎。
埃菲尔铁塔还立在那儿呢,法国86个市政厅的屋顶上,巴勒斯坦的旗子,呼啦啦全升起来了。
风一吹,那旗子飘的,跟一首远方的安魂曲似的。
这画面,这格调,讲究。
你把这两个景儿拼一块,啥感觉?
拧巴,对不对?
一边是烂泥地里用命换来的一个爆炸,另一边是文明世界里一个优雅到极致的政治表态。
这滋味,就好像你躺ICU里浑身插满管子,你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,在朋友圈给你P了张图,点了根蜡烛,末了还加一句:兄弟,挺住!
更神的还在后头。
一直在这事儿上闷声发大财的意大利,突然跟打了鸡血似的跳了出来。
罗马那边直接放话:派军舰!
护航!
给加沙送东西的国际“自由舰队”,以后我们意大利海军罩着!
国防部长那话说得,铿锵有力,就差没指着以色列鼻子骂了。
这架势,活脱脱一个常年坐教室最后一排的闷葫芦,突然在升旗仪式上抢过校长的话筒,当着全校师生的面,实名举报年级第一的校霸。
这是什么剧本?
强援天降?
巴勒斯坦要反转了?
得了得了,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奇迹。
这些看着热闹非凡的国际声援,对加沙那些快活不下去的人来说,更像是一场规模宏大的……cosplay。
先说那86面旗子。
马克龙嘴皮子一动,下面的人能不懂事儿吗?
升旗这活儿,没成本,效果好,政治分拉满。
对内,能稳住那些越来越同情巴勒斯坦的民众;对外,能秀一把法兰西的“人道主义”肌肉。
一箭双雕的美事。
可这旗子,它能变成盘子里的饼吗?
它挡不住子弹啊。
它更像个政治正确领域的“NFT”,证明你拥有了某种道德立场,但实际价值?
不好意思,为零。
再瞅瞅意大利那艘军舰。
那个“自由舰队”,跟以色列玩“猫捉老鼠”都快玩成连续剧了,结果呢?
回回都是被以色列按在地上摩擦,拦截、扣押,现在都上无人机了。
这根本就不是对等的游戏。
意大利这艘船晃晃悠悠开过去,是想跟以色列海军开练吗?
给他个胆儿他也不敢。
最大的可能,就是远远地跟着,拿高倍望远镜瞅着,拍点照片,录点视频,回去写份报告,表示“我们来过了,我们尽力了”。
它不是救世主,它是个“现场记录员”,证明自己没缺席这场全球大戏而已。
真正决定加за命运的,从来不是远方的旗帜和船只,而是以色列国防军坦克车冰冷的履带。
就在全世界忙着表演爱心的时候,以军已经把推土机开进了加沙城,还撂下话,这才刚开始,没个小半年完不了。
这话里的意思,就是要把加沙北部从地图上抹掉,让几十万人彻底滚蛋。
哈马斯那个炸坦克的视频,与其说是战报,不如说是一声绝望的嘶吼。
他们想告诉世界,自己还在喘气。
可惜,以色列军方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:“这波攻势以来,我方仅阵亡一人。”
这话多狠啊,等于是说,你们拼了老命的“胜利”,在我们这儿,连个浪花都算不上。
加沙城里剩下那两三千号人,面对人家海陆空一体的钢铁洪流,跟拿着弹弓的孩子有啥区别?
这就是最操蛋的现实:你的死活,跟道义没半毛钱关系。
国际这牌桌上,玩的都是利益。
美国为啥死保以色列?
那是它钉在中东的一根定海神针。
欧洲为啥又骂又拉?
他们既想要中东的石油,又怕难民冲垮自己的福利,还得看国内选民的脸色。
大家都在盘算自己的小九九,而巴勒斯坦,就是那盘棋中间,谁都能过来吃一口的子儿。
这场巴以冲突,早就不只是打枪放炮了,它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PR大战。
哈马斯用短视频打心理战,以色列用新闻发布会控评,欧美国家用升旗和派船打“姿态战”。
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直播间里,对着自己的粉丝喊麦,营造一种“我们才是正义的伙伴”的幻觉。
只是,那些在加沙废墟里刨亲人尸首的民众,他们听不见这些。
他们唯一能感觉到的,就是饿。
远方的旗子再好看,也暖不热冰冷的瓦砾。
远方的军舰再气派,也送不来一片救命的抗生素。
所以,当新闻标题把“强援”、“出兵”、“升国旗”这些词儿串起来的时候,它讲的根本不是一个逆风翻盘的热血故事,而是一个巨大、荒诞又冷酷的黑色幽默。
它告诉你,这世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从巴黎到加沙,而是你的苦难,成了别人舞台上的一件道具,而你连一句台词都没有。
财盛证券-正规配资公司排名-股票金融配资-炒股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