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阿拉斯加举行的普特会,似乎让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迎来了关键转折。特朗普不仅给这次会晤打了满分,还公开采纳了普京的和平路径,即直接商定一份全面的和平协议,而不是先停火再慢慢谈判。这一变化,让基辅和欧洲各国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普京的奉承与特朗普的转向
这场会晤的背景其实相当紧张。特朗普此前发出了最后通牒,要求俄罗斯在短时间内停火,否则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施加高达100%的二级制裁。面对如此压力,一直对特朗普喊话不予理睬的普京,也不得不亲自飞往美国。
然而,在谈判桌上,普京展现了高超的手腕。他没有硬碰硬,而是投其所好,精准地奉承特朗普。他说,如果2022年特朗普还是总统,战争根本不会发生;他还认同特朗普一直挂在嘴边的说法,即2020年大选结果是因邮寄选票而被操纵的。这些话,特朗普虽天天说,但得到普京这样一位“权威人士”的公开认可,还是头一回。
普京还使用了他惯常的拖延战术,答应很快会进行下一次会谈,却不确定具体时间。这一套组合拳下来,效果立竿见影。会后特朗普立刻对媒体表示,暂时不考虑对俄罗斯进行制裁。这无疑为俄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尤其是在乌东重镇红军村的猛烈攻势,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窗口。
“土地换和平”不再是禁忌
更实质性的突破在于,特朗普似乎全盘接受了普京的和平框架。他不仅同意了“先达成协议再停火”的顺序,甚至还认可了备受争议的领土交换方案。这个方案对俄罗斯极为有利,俄方打算用占领的哈尔科夫、苏梅州等战略价值不大的零散地盘,换取乌军从顿涅茨克地区的精华地带撤出。
要知道,俄军为了攻占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村,已经苦战了近一年,付出了巨大代价却仍未成功。如果能通过谈判让乌军主动撤出,俄罗斯将兵不血刃地拿下这些战略要地。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直言,他与普京已就此问题基本达成一致,并认为乌克兰必须同意,理由是“俄罗斯是一个强大的国家”,乌克兰即便有美国武器也无法取胜。
泽连斯基的两手准备
面对美俄之间突然形成的默契,乌克兰的处境变得异常微妙。在与特朗普通了90分钟电话后,泽连斯基的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。他公开表示,乌克兰不再坚持必须先停火再谈判,转而接受边打边谈的模式。这显然是对现实的妥协。
但妥协不等于投降。泽连斯基强调,乌克兰要的不是暂时休战,而是“有安全保障的真正和平”。为此,他透露正在制定一个价值900亿美元的庞大武器采购计划,并准备下周亲自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面谈。显然,他想在谈判桌上增加自己的筹码。
与此同时,泽连斯基也紧急找来了帮手。英、法、德等欧洲五国迅速发布联合声明,强调泽连斯基必须参与下一步的谈判,欧洲也希望加入。声明还明确要求,要为乌克兰提供“铁一般的安全保障”,并且俄罗斯不能否决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道路。这番表态,无疑是为泽连斯基的华盛顿之行壮胆,也是欧洲国家在试图制衡美俄私下达成的协议。
谁还会去瑞士?
随着和平谈判的可能性增大,会谈地点的选择成了一个新的角力场,也清晰地反映出当前的外交格局。美国属意匈牙利的布达佩斯,特朗普已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讨论过此事。俄罗斯自然乐见其成,因为匈牙利一直被其视为“友好国家”。
而传统的永久中立国瑞士,则显得有些尴尬。瑞士外长卡西斯公开表示,如果普京前来参加和平谈判,瑞士将授予其豁免权,确保他不会因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而被捕。这个表态姿态十足,意在彰显瑞士作为中立国和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的外交价值。
然而,就连卡西斯自己也承认,由于瑞士跟随欧盟制裁了俄罗斯,俄外长拉夫罗夫对来瑞士开会“兴趣不大”。俄罗斯现在手握主动权,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土耳其或匈牙利这类让他们感觉更舒服的地方。瑞士这番操作,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,更像是在国际舞台上给自己找个台阶下。
结语
从阿拉斯加的会晤,到围绕谈判地点的博弈,可以看出,所谓的国际法和国际正义,在赤裸裸的大国利益面前,显得异常脆弱。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逮捕令,在瑞士“豁免权”的提议面前,其政治工具的属性暴露无遗。当强权逻辑主导桌面时,法律往往只能退居二线。对乌克兰而言,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难,他们不仅要在战场上战斗,更要在由大国主导的谈判桌上,为自己的命运奋力一搏。
财盛证券-正规配资公司排名-股票金融配资-炒股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